生命中,總有一些不應該丟棄和流失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堅守。
——比如信念。
有一種東西,能支撐一個人忍受寂寞、辛苦而無怨無悔,能支撐一個人不為利益所動、不為浮華所惑、不為物欲所擾,這種東西,就是“信念”。
戍邊32年的守島英雄走了。這位英雄,就是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。32年來,他始終抱著“守島就是守家,國安才能家寧”的堅定信念,在沒水沒電、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,與妻子以海島為家,與海風為友,與孤獨相伴,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(yè),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。他這種愛國奉獻精神、這種“先有國再有家”的理想信念,當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。
——比如夢想。
俗話說,夢想還是要有的,萬一實現了呢!可是,在生活中,能夠為了最初那個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持續(xù)努力,不因歲月流逝而放棄努力的人其實并不多見。所以,當中北大學老師藥恩情十幾年不懈奮斗,從一個校園保安變成高校副教授、學術帶頭人的故事一出現,便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。1991年,中專畢業(yè)的藥恩情,被分配到中北大學當保安。在接觸到大學校園生活后,“成為大學教師”的念頭便在藥恩情心中扎了根。在往后的15年里,藥恩情從旁聽課程、自考大專和本科,到自考研究生,最終站上了中北大學的講臺。
對夢想鍥而不舍的追求,讓人們看到了堅守的力量,也讓人們看到,任何成功的背后,都有著長久而艱辛的努力和付出。只有堅持不懈、堅韌不拔,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。
——比如精神。
8月8日,北京奧運會十周年。那一年夏天,除了精彩的賽事、現代化的場館設施,讓世界印象深刻的還有“志愿者的微笑”。2008年,北京奧運會上的志愿者們用熱情而專業(yè)的服務贏得尊重和友誼。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臨近,目前,奧運會志愿者平臺已有幾百萬注冊者。2022年的北京,志愿者精神將再度被點亮。
——比如責任。
在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灌陽縣,有3位鄉(xiāng)村教師,默默扎根大山深處,傳道授業(yè)解惑,用知識的明燈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。源于一份為人師表的擔當、一份對大山的責任,他們或獨自一人守護一個學生,或默默耕耘山區(qū)三尺講臺一輩子,或大學畢業(yè)后返鄉(xiāng)繼承老師衣缽,為山區(qū)孩子筑夢。
正是因為他們質樸而頑強、執(zhí)著而偉大的堅守,無數山區(qū)學子才能實現夢想,飛往大山之外的廣闊天空。他們的默默堅守,為偏遠的山村增添了一份希望,也為這個社會中的你我他注入了向上向善的力量。
當然,人生路上,值得堅守的還有許多。比如信仰、真情、原則、人格、傳統、初心……如果沒有它們,我們只會越走越迷茫,越走越浮躁,最終偏離正確的方向。這些生命中的價值與美好,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、去堅持、去守候。而能夠真正堅守它們,不計得失、不懼歲月的人,更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。正因為有人,能夠不管外界環(huán)境如何,不管歲月如何變遷,仍然堅定地堅守人世間這些純真、溫暖、向上的東西,這個社會才能夠如此美好。正因為有堅守的力量,人才能夠在有限的人生長度中煥發(fā)無限的光芒。(金竹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