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人大校園內雕塑《吳玉章校長與學生在一起》。 本報記者 郝思斯 攝
中國人民大學老校長、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,經(jīng)歷了從參加辛亥革命到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,被稱為“一部活的中國革命史的縮影”。站在時代的節(jié)點上,他是如何做出抉擇的,又是如何教育影響身邊人的?讓我們走進他的故事。
“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到中國以后,我才找到了真理,踏上了一條正確光明的革命大道”
在四川省自貢市榮縣東南部,坐落著一處吳玉章故居。院壩正中安放著一座吳玉章半身雕像,門內兩邊柱上刻著對聯(lián):“荊樹有花兄弟樂,書田無稅子孫耕?!?br/>
一副對聯(lián),吳玉章所受教育之謹嚴可見一斑。1878年12月,吳玉章出生于榮縣一戶耕讀人家。從小接受的儒家文化教育,培養(yǎng)了他崇高的民族道德操守。幼時,吳玉章便喜讀史書及《正氣歌》等忠義節(jié)烈的詩文。1892年,14歲的吳玉章到成都尊經(jīng)書院求學,與同學游覽武侯祠、杜甫草堂等名勝古跡時,時常聯(lián)想到國家的危急存亡。
吳玉章的幼年時代,正是舊王朝風雨飄搖之際。清朝的腐敗沒落、西方列強的入侵,加上從小接受的儒家經(jīng)世濟民的教育,令吳玉章懷著救國救民的抱負進入了社會。
和那個年代許多“得風氣之先”的青年一樣,起初,受康梁的影響,吳玉章決心做一個變法維新的斗士。然而很快,戊戌變法失敗的現(xiàn)實,讓他苦悶地領悟到,在中國,改良是行不通的,必須改變束縛頭腦的封建舊思想,尋找新路。
這時,吳玉章的二哥已約好幾個人要自費到日本留學。吳玉章聽說此事,決心一同前往。1903年春節(jié)前后,吳玉章變賣田產,辭別妻兒,掛帆而東。船過三峽時,大家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,悲喜交加。吳玉章賦詩《東游述志》述懷:“不辭艱險出夔門,救國圖強一片心;莫謂東方皆落后,亞洲崛起有黃人。”
在日本,吳玉章飽讀民權革命的書籍,接觸到三民主義,深以為然,隨即加入了同盟會。
此時,中國革命運動繼續(xù)高漲,但同盟會對各階層的革命斗爭缺乏有力的領導,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。反對袁世凱的“二次革命”失敗后,在救國之路上再次陷入迷茫的吳玉章,不得不踏上了遠赴法國的輪船。
為了尋找革命真理,吳玉章進入巴黎法科大學學習政治經(jīng)濟學,同時積極關注國際國內的革命形勢發(fā)展。蘇聯(lián)的十月革命和中國的五四運動,讓許多進步之士的思想發(fā)生重大變化。吳玉章總結這些思想和行動,認識到革命理論、革命政黨、工人和群眾的支持對于革命的重要性。
在紀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時,吳玉章曾寫下《辛亥革命》一書,記錄“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”。在書中,他分析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原因,在于國民黨“已經(jīng)放棄了革命綱領,逐漸地脫離了群眾”。“我必須研究明白。我迫切地追求著新的救國救民的真理?!?br/>
“真正能夠救國救民的真理我后來果然找到了,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、勞動人民自求解放的真理——馬克思列寧主義?!?br/>
1925年,還在偏遠的四川探索秘密籌建黨組織的吳玉章來到北京,才知道,中國共產黨已經(jīng)成立了。彼時,正如吳玉章先前所言:“‘社會主義’一名詞,早已通行于世界,而東亞人士尚惴惴然唯恐其發(fā)生者,亦有援引而妄用者,殊不知今日為社會主義盛行時代?!?br/>
1925年4月,吳玉章加入中國共產黨。這一年,他47歲。
吳玉章深情總結自己走過的革命道路:“我的前半生是在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上摸索前進的。從我少年時代起就為國家的憂患而痛苦,而焦慮,而奔走,企圖在豺狼遍地的荒野中找出一條光明大道。但是,找了將近30年,經(jīng)過失敗,勝利,再失敗,直到十月革命,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到中國以后,我才找到了真理,踏上了一條正確光明的革命大道?!?br/>
我們革命不是為了做官
一生歷經(jīng)戊戌變法、辛亥革命、北伐戰(zhàn)爭、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、新中國建設,無論在何時期,吳玉章都只是為了革命,沒有私心。毛澤東評價他:“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,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,不做壞事,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,一貫地有益于青年,一貫地有益于革命,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,這才是最難最難的??!”
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籌備工作時,吳玉章作為四川代表赴南京參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工作。當時有些投機革命的人一見到他就說,可惜你來晚了,大官都分完了,內務部的司長參事隨你選一個。吳玉章對此十分不齒,說:“我們革命不是為了做官,請你們不要提這個。”
就在此時,孫中山邀吳玉章到總統(tǒng)府秘書處工作,對他說:“你來得好,現(xiàn)在正要收拾殘局,很需要你來幫忙?!眳怯裾滦廊粦省D菚r,“南北和議”將成,總統(tǒng)府秘書處即將撤銷,秘書處的人都另謀出路,有的甚至跑到袁世凱那里做官去了。吳玉章就勤勤懇懇支撐著秘書處的殘局。
作為國民黨元老,吳玉章很早就是“大官”了。但是,當他在國民黨那里看不到國家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時,他便毅然決然地離開。他選擇了生死難測、充滿艱險與未知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,甘愿在革命隊伍里做普通的一員。他的部下、朋友想不通,吳玉章說:“干革命不是為了升官發(fā)財,我就是丟了國民黨的大官不當去干革命的……只要對革命有利,個人當不當官有什么呢?”
無產階級革命家大公無私、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躍然紙上。
甚至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,蔣介石還曾以吳玉章是“老同盟會、國民黨的老前輩”為由勸誘他“回到國民黨來”。對此,吳玉章明確表示:“我加入共產黨是相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,深知只有共產主義才是社會發(fā)展的唯一正確道路,對于這一點,我是不動搖的,決不會二三其德,毫無氣節(jié)的!”
吳玉章的革命精神也影響著吳氏子孫。他在對晚輩的教育中明確指出,不要有特權思想,“我們是革命家庭,事事要起模范作用,不要因為是干部后代就驕傲自滿?!?br/>
1963年,吳玉章的侄孫吳本清探望叔祖,離開前請吳老寫幾句話作留念。吳玉章就在他的日記本上題了一副對聯(lián),上聯(lián)是“創(chuàng)業(yè)難,守業(yè)更難,須知物力維艱,事事莫存虛體面”,下聯(lián)是“居家易,治家不易,欲自我身作則,行行當立好規(guī)?!?。寫后吳玉章還解釋說:“這雖是居家格言,但包含了我們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?!?br/>
革命究竟是為了什么?吳玉章給出了很好的回答。
青年人走什么道路的問題,是關系國家興亡和革命成敗的大問題
新中國成立后,吳玉章投身于新中國火熱的教育事業(yè),旨在讓青年繼承革命精神。他認為,青年人走什么道路的問題,是關系國家興亡和革命成敗的大問題。青年人所以關心,是因為他們想找一條正確的道路,使自己的一生有所作為,為國家做出貢獻。老一代和家長們所以關心,是因為他們不僅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好孩子,更主要的是希望青年人做我們革命事業(yè)的接班人。他們想到的是,如果青年走上了正確的道路,我們的國家就會興盛,革命事業(yè)就會繼續(xù)發(fā)展下去,反之,我們的國家就有衰亡、革命事業(yè)就有被斷送的危險。
當時流行的話劇《年青的一代》,刻畫了肖繼業(yè)、林嵐和林育生等幾個不同類型青年的生動形象,對青年人應該走什么道路的問題做了正確的回答。當看到肖繼業(yè)、林嵐這樣的青年,真正繼承了老一輩的革命精神,不計較個人得失,不怕艱難困苦,走上了革命道路,心里便充滿了希望;看到林育生忘記了父輩的教誨,不顧國家和革命的利益,只顧追求個人享受,貪圖安逸,走上了歧途,心中又著實痛心;看到林育生在肖奶奶、林堅和肖繼業(yè)的教育幫助下,認識了錯誤,重新走上了正確的道路,又深深感到老一代對青年一代進行教育,是何等的重要。
吳玉章認為,每一個青年,要想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,并且能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,是不容易的。這不只是因為青年比較幼稚,還缺乏選擇生活道路的能力,更主要的是由于階級敵人還在激烈地爭奪青年。青年要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,需要經(jīng)過嚴重的考驗和長期的生活磨練?!跋裎覀兝弦淮?,在年輕的時候,是經(jīng)過了千辛萬苦才找到了革命道路的。”
對于兩代人的道路尋找,吳玉章認為,過去找一條正確的道路之所以不容易,主要是因為時代的不同。今天的情況與過去根本不一樣了?,F(xiàn)在的青年,是處在一個嶄新的時代。既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指導,又有黨的領導,青年們不必像他們當年那樣,要經(jīng)歷那么多的坎坷險阻去尋找革命道路。只要聽黨的話,自覺地按照黨所指引的方向走去,是不會走錯路的。
吳玉章希望自己的后輩也能按照黨所指引的方向,走上革命的道路,并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(zhàn)線上,發(fā)揮才能做出貢獻。在給孫輩的信中,吳玉章指出“要作一個工人階級知識分子,一定要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即馬列主義的世界觀”;在給孫子吳本淵的信中,吳玉章說“事實上,現(xiàn)在國內外都是大好形勢,真是青年大有可為的時候。你們這一代要負起革命事業(yè)接班人的責任”;在侄兒林宇任縣長時,吳玉章叮囑侄兒,事情繁多,要獨立工作,要更全面地考慮問題。依靠黨,相信群眾,好好地執(zhí)行政府法令,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……像這樣的囑托,在吳玉章的家書中隨處可見。
1960年,82歲的吳玉章寫下這首自勵詩: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人至期頤亦不休。一息尚存須努力,留作青年好范疇?!边@是他畢生追求真理的生動寫照,更是激勵后人繼承和發(fā)揚老一輩革命精神的不竭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