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專程來請縣紀委查我的!”周一剛一上班,我正在埋頭整理材料,便被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給整蒙了。抬頭一看,原來是我縣(福建省建寧縣)黃埠鄉(xiāng)陳余村黨支部書記陳天貴。老陳平日是個沉穩(wěn)的人,不知道今天因為什么事急紅了臉。
“陳書記,您這是怎么了?”看到老陳既著急又委屈的樣子,我趕緊放下手頭的活兒。
“村民都說我貪了錢,你們縣紀委是不是應該查一查,還大家一個明白,還我一個清白!”
“貪了錢,查你,您這‘唱’的是哪一出???”聽了老陳的話,我更加糊涂了。
“還不是因為征地的事。當年因修高速公路被征用水田的復墾費去年年底發(fā)下來了,村里今年年初就把錢發(fā)給了農(nóng)戶……”老陳平復了下心情,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,“現(xiàn)在有些村民說我私吞了部分復墾費,這真是冤枉我了。不過我主動來‘交代’問題,你們要怎么查我都會積極配合……”
我做了詳細記錄。送走老陳后,第一時間便將這一情況向縣紀委領導作了匯報,并得知前幾天已經(jīng)有幾位陳余村的村民來縣紀委舉報此事。隨后,領導安排我配合信訪室核查這一信訪件。
“這件事牽扯范圍并不廣,找到相關單位和當事人核實清楚,應該就能查明事情真相。”我們對信訪件進行分析后,決定抓住幾個關鍵點進行核查。
我們先來到建寧縣高速公路指揮中心和黃埠鄉(xiāng)財政所核實相關信息,然后逐一詢問征地涉及的農(nóng)戶。通過調(diào)查研判,事情的真相逐漸清晰起來。
原來,2008年因修建建泰高速公路(三明市建寧縣至泰寧縣高速公路),陳余村有十幾畝水田被永久征收,還有部分水田被臨時征用,征地款已于2013年一次性付清。去年12月,陳余村云母窠小組被臨時征用的4.77畝水田到期,14.88萬元復墾費隨即下?lián)艿疥愑啻?,陳余村已將這筆錢根據(jù)征地情況發(fā)放給了相關農(nóng)戶。當初水田被永久征收的村民以為自己也有復墾費,才對老陳有了誤會。
“陳書記,情況我們已經(jīng)核實清楚了,過幾天我們就去你們村向村民公布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……”為了給老陳澄清事實,消除不良影響,縣紀委決定在陳余村的村民代表大會上公布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,我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將這一情況告知了老陳。
“在村里干了這么多年,還是頭一回碰到這種事,心里別提有多委屈了?!贝迕翊泶髸Y(jié)束后,老陳緊緊握住了我們的手,“感謝紀委還我清白,幫我卸掉了思想包袱。”
“小李,想什么呢?”在回單位的路上,信訪室艾主任看到我若有所思,便問道。“面對有舉報的干部,我們不能戴有色眼鏡,有問題要一查到底,沒有問題也要一查到底,如此,才能除惡揚善,更好地保護黨員干部,幫助其甩掉思想包袱,輕裝上陣,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?!蔽一卮鸬?。
(作者李曉暉單位:福建省建寧縣紀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