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村是農作物種植大村,眼下正值收獲之際,加工農產品需大量用電。奈何村里變壓器年久失修,供電時斷時續(xù),給種植戶造成了不少損失。村里多次向鄉(xiāng)、村干部反映,可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,干部實地察看后只是反復解釋,并表示正在處理、需要時間,卻始終不見成效。這樣的結果,群眾自然不買賬。
一聲“再等等看”,一句簡單的“有點難辦”,似乎為不作為、慢作為找到了理由。這百般的解釋,鍛煉了干部的“嘴功”,卻澆滅了實干之花,阻礙了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群眾的合理訴求真的這么難解決嗎?面對群眾的困難,該反復解釋,還是努力解決?答案不言而喻。事實上,只要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,任何事情、無論大小,都必須擺在首位,不折不扣地及時解決,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。
令人遺憾的是,現實中還是有一些黨員干部,光練“嘴功”不干實事。他們對基層實際了解不深,對群眾訴求體會不夠,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“如何解釋”,說出一堆“客觀原因”,卻閉口不提“解決辦法”;不千方百計尋求突破口,卻絞盡腦汁為自己找借口;有時為了“安撫”群眾,甚至隨意許諾、隨口“打包票”,諸如此類?!敖忉尅倍嘤凇敖鉀Q”,不僅容易令群眾反感,更會造成干群之間的鴻溝。
俗話說,喊破嗓子,不如甩開膀子。說一千道一萬,不如動手干一干。對廣大黨員干部而言,要做好基層群眾工作,就得秉承行勝于言,遇事冷靜思考、沉著應對,腳踏實地、敢于擔當,多些直面困難的真抓實干,少些長篇累牘的自我辯護;多些立足實際的有效解決,少些顧左右而言他的百般解釋,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,破解難題,發(fā)揚“多解決、少解釋”的務實作風。對不能立即解決、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也要列出解決的時間表,讓群眾有盼頭,增強群眾的獲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