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來不認為儒家思想都是正確的,都適應現(xiàn)在的社會。但儒家思想是我們民族精神之所在,是我們文化傳統(tǒng)之所在。打斷這個傳統(tǒng)是不可能的,也是不明智的。
儒家思想中對解決人類的三大問題都有很好的資源。第一、人與自然的關系。西方自笛卡爾后就講“主客二分法”,一直主張認識自然,利用自然,讓自然為人類服務,所謂“人類中心論”。結果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,人破壞了自然。但中國不一樣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講“天人合一”。朱熹有句話講得特別好:“天即人,人即天。人之此生得之于天,既生此人,則天又在人矣?!比伺c天是不能分離的,有了人,天的使命就在于人??鬃又v知天命,同時畏天命。要敬畏天,不能隨便破壞自然,要知道敬畏自然?!兑住芬仓v天人關系,“推天道以明人事”就是這個道理。
第二、人與人的關系,儒家也提出了很多這方面的倫理。儒家學說的核心就是倫理道德?!洞髮W》講修齊治平,接著就說道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。”自己對自己有要求,才能處理好人與人、人與社會的關系。孟子的仁政學說。其核心是“有恒產(chǎn)則有恒心?!卑傩諞]有恒產(chǎn),怎么能有良好的道德規(guī)范?家庭很重要。改革開放后的家庭聯(lián)產(chǎn)承包,百姓有了恒產(chǎn),情況就大不一樣了。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。我前邊說了儒家的東西不是都好,我們要做的是發(fā)掘出來,做現(xiàn)代的詮釋。
第三、人的自身問題。人的身心問題有內(nèi)外兩個方面?,F(xiàn)在社會問題多,原因之一就是人的個人的內(nèi)部外部問題沒有解決好。這個問題儒家同樣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。宋明理學提出“孔顏樂處”的命題,就是追求人的身心內(nèi)外的和諧??鬃诱f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?!边_到這個境界,人的身心內(nèi)外就和諧了。國家之間、民族之間的矛盾問題,都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沒處理好造成的??植乐髁x當然是錯誤的,但原因之一是沒有恒產(chǎn),有恒產(chǎn)才能有恒心,這點很重要。現(xiàn)在講和諧家庭、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,怎樣才能和諧?儒家思想里有很多資源,我們要整理出來,解決當今的人類社會所存在的問題。
——節(jié)選自湯一介《儒家思想是我們民族精神之所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