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是全村第一個大學生,走上仕途后“三年一進步,兩年一提升”,卻在一次次權錢交易、利益輸送中,走上任性用權的迷途,最終淪為階下囚,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……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(qū)原區(qū)長丁衛(wèi)東過山車一般的人生故事,讓人無限感慨之余,也引人深思:權力的“滋味”該如何品嘗?
治國之要,首在用人。黨員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(yè)的中堅和骨干。提拔什么樣的人到領導崗位,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用什么樣的干部,不僅關系著一個地方的未來和發(fā)展,更關系到黨的前途和命運。從革命年代到建設年代,從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到改革開放深入發(fā)展階段,不同歷史時期,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的具體要求,或許有所不同,但有一點卻是始終如一的,那就是慎權。權為誰所用,利為誰所謀?不解決好這些基本問題,就不配為一名領導干部。
觀念一旦偏離軌道,思想一旦出現(xiàn)滑坡,行動就容易走向迷途。正如丁衛(wèi)東的自我剖析:“欲望讓我迷失了方向,誤入了歧途。剛當區(qū)長一年多時間,就覺得自己能力強,基層經驗豐富,知識層次高,就想當書記,傍大官,找關系,打招呼,這成為自己收受賄賂的導火索?!闭菍嗔Φ腻e誤理解,“丁衛(wèi)東們”才會把“責任田”種成了“自留地”。
其實,組織的提拔既意味著信任,信任你能清清白白用好權;也意味著期待,期待你能踏踏實實為民謀利。然而,總有一些領導干部看不到組織的良苦用心,看不到群眾的殷殷期望,而把提拔錯誤理解為“鍍金”,把升遷想象為理所當然?!鞍宓省边€沒坐熱,就又想“更上一層樓”,甚至信奉“當權若不行方便,如入寶山空手回”,干起權錢交易、利益輸送的勾當。
心底無私天地寬。慎初慎權,是考驗黨員領導干部黨性的“試金石”。無論是徐才厚、郭伯雄、蘇榮等高級領導干部,還是丁衛(wèi)東等基層官員,他們的“落馬”,無不說明權力是把雙刃劍,正確運用,用權為公,就會造福人民;濫用權力,以權謀私,就會貽害人民。
《左傳》曾載,春秋時期,宋國大夫正考父曾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:“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。循墻而走,亦莫余敢侮。饘于是,粥于是,以糊余口?!泵鎸σ辉俚娜蚊岚?,面對越來越高的職位,正考父時刻警醒,不忘初心,沒有被權力沖昏頭腦,迷失自我。這樣的銘訓,值得我們好好品味。(林亦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