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青年時期的陳望道。 (資料圖片)
1920年8月,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問世。 (資料圖片)
青年時期的陳望道。 (資料圖片)
1920年8月,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問世。 (資料圖片)
慶祝建黨百年之際,《陳望道文存全編》正式在上海發(fā)布。書中新增史料,全方位呈現(xiàn)了陳望道的理想信仰、革命實踐、學術(shù)貢獻和教育理念。讓我們透過其中的書信,感受這位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中文全本首譯者追望大道、并堅守信仰的歷程。
鼓勵讀者學馬列
振乾同志:
承索拙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,知由于同志們熱愛馬列主義、熱愛共產(chǎn)黨之忱,感到無限親切。但因經(jīng)過一個白色恐怖時期,到了全國解放時期,中央雖即派人到全國收集舊本,已只能收到七八本了。這七八本,想來就是各革命歷史館陳列的本子,你們要看,可以到那里去看。至于學習,我勸你們讀新著,新著有馬克思、恩格斯的許多篇序,比舊本完備得多。
祝好!
陳望道
1973年5月11日
這是陳望道寫給一位名叫鄭振乾的普通讀者的回信。1973年5月,中共浙江省金華地委舉辦一期兼職理論輔導員讀書會,主要學習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,鄭振乾是教學組教師。在學習中,學員了解到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首個中文全譯本就是義烏人陳望道翻譯的,大家十分高興。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學習交流,鄭振乾壯起膽子給仰慕已久的陳望道寫了一封信,希望能夠得到陳望道當時翻譯出版的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譯本原本,并向陳望道詢問當時翻譯出版的情況,以增強大家學習馬列主義的信心和決心。
信寄出之后,鄭振乾本來沒有抱太大希望,甚至連這封信能不能寄到陳望道手中,都不敢肯定。索要陳望道翻譯的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原本,原以為會石沉大海,可沒想到,短短3天后,時任上海復旦大學校長、已83歲高齡的陳望道就給素昧平生的鄭振乾回了信。
陳望道少有親筆書信存世。這封寫給家鄉(xiāng)父老的回信,再現(xiàn)了陳望道對馬克思主義不遺余力的傳播。雖然信只有短短數(shù)百字,可是字里行間流露的都是對共產(chǎn)主義信仰的追求,成為彼時對鄭振乾等人的莫大鼓舞。
在落款后,陳望道又應讀者之邀,講述了自己翻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前后的一些情況。
“你們要知道我的遭遇,遭遇就是反動派在那白色恐怖時期常把‘共產(chǎn)黨宣言’當作我的頭銜。無論說什么,動不動說‘共產(chǎn)黨宣言’譯者陳……要你怕,要你不敢動。不過,我這人是不大知道怕的。我做過上海大學教務(wù)長,上海大學就是培養(yǎng)革命干部的大學,有許多干部現(xiàn)在還健在?!?br />
革命者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躍然紙上。
柴屋中誕生首個中文全譯本
事實上,陳望道翻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及其前后,是充滿選擇與斗爭的。
20世紀初,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暗潮涌動。萬千進步青年,懷揣滿腔熱忱,卻又躊躇迷惘;他們渴望有所作為,卻又不知路在何方。陳望道出生于小康之家,和當時不少進步青年一樣,早年去日本留學,在那里,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。
五四運動爆發(fā)后,陳望道毅然回國,到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任教,參加新文化運動。在國文改革中,反動當局以“非孝”等罪名,要求撤職查辦陳望道等教師、撤換校長。面對反動當局的高壓政策,陳望道等師生聯(lián)合其他學校進步師生奮起抵抗,卻遭到血腥鎮(zhèn)壓,造成流血事件,這就是當時轟動全國的“一師風潮”。
“一師風潮”給了陳望道極其深刻的啟示。“所謂除舊布新,并不是不推自倒、不招自來的輕而易舉的事情”。他逐漸認識到“文學革命觸動了封建的思想文化,但要真正解決中國問題,必須進行社會改革”?!皢沃v‘新’是不夠的,應該學習從制度上去看問題”。因此,必須“對于新舊逐漸有所區(qū)別和選擇”,而要想做出正確的選擇,必須“有一個更高的判別準繩,這更高的辨別的準繩,便是馬克思主義”。
基于這種認識,陳望道欣然接受了翻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的邀約。1920年2月,他回到家鄉(xiāng)義烏分水塘村,獨自住進了堆放柴火、久無人住的老宅,憑借柴屋里簡單的用具,以及老母親給他送來的每日三餐菜飯,開始了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的翻譯工作。
翻譯這部巨著,不是容易的事。當時陳望道手頭只有關(guān)于該宣言的一本英文版和一本日文版,以及兩本借來的字典。盡管陳望道熟悉日文和英文,也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素養(yǎng),又積極倡導新文化,具有良好的白話文功底,但要想把這部經(jīng)典翻譯得出神入化,非常具有挑戰(zhàn)性。
陳望道一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,一邊字斟句酌地翻譯,反復推敲。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英文版中的Bourgeois和Proletarians兩個詞,1906年日文本中譯作“紳士、平民”。陳望道思索再三之后譯為“有產(chǎn)者、無產(chǎn)者”?!@種譯法完全符合了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的一個重要主旨:“社會全體現(xiàn)已漸次分裂成為對壘的兩大營寨,互相敵視的兩大階級:這就是有產(chǎn)階級和無產(chǎn)階級。”
陳望道是帶著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思索和堅定信仰去翻譯的。因此,翻譯后的用詞生動講究,飽蘸深情。
1920年4月,29歲的陳望道在義烏分水塘村一間破舊的柴屋里,終于將馬克思主義經(jīng)典文獻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一字一句首譯成方塊文字。8月,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中譯本正式出版。初版的千余冊立即銷售一空,又于同年9月再版。
這份宣言,在凄風苦雨中點亮了信仰的火種,給摸索中的中國帶來了理論之光。
陳望道精通修辭學,在他翻譯的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里,隨處可見一些開白話文修辭學風氣之先的精彩語句,如“宗教的熱忱,義俠的血性,兒女的深情,早已在利害計較的冰水中淹死了?!薄澳Y(jié)的散作煙云,神圣的墮入穢褻?!蓖ㄟ^比較,可以看出其文學性和本土性,表現(xiàn)出了顯著的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。
是傳播者,更是踐行者
陳望道不只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的翻譯者,還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、踐行者和堅守者。
在翻譯了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首個中文全譯本后,陳望道應陳獨秀之請,到上海主持《新青年》編輯工作。其后,中國第一個共產(chǎn)主義小組在《新青年》編輯部正式成立,陳獨秀任書記,陳望道是最早的八位成員之一,擔任共產(chǎn)主義小組的勞工部長。
在開天辟地的日子里,陳望道不但為黨的創(chuàng)建從思想理論上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,還致力于在廣大勞動人民群體中傳播馬克思主義。1922年農(nóng)歷春節(jié)前夕,陳望道用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中的核心思想創(chuàng)作了一首6句77個字的《太平歌》,并把歌詞印在新年賀卡背面。
大年初一上午,陳望道、沈雁冰、李漢俊、李達等帶頭,發(fā)動上海黨、團員與工人,分頭上街散發(fā)。不到半天時間,散發(fā)到上海大街小巷、公共場所的“紅色賀年帖”就以萬計。工人拿到賀年卡片后非常感動,認為“上海灘有人關(guān)心工人了”……由此,“共產(chǎn)主義”一詞逐步深入人心,越來越多的上海進步青年志愿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成為當時黨的生力軍。
陳望道曾言,“我是一個偶像崇拜者,人類便是我的偶像”。陳望道始終堅信馬列主義,緊跟中國共產(chǎn)黨,他一生追隨黨、為人民的事業(yè)奮斗不息。
新中國成立后,陳望道擔任復旦大學校長,同時還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、語言修辭學家。他不為學術(shù)而學術(shù),而是自覺地把學術(shù)研究作為事業(yè)來追求,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來指導教育和學術(shù)研究。他以一個革命者的政治自覺,堅持把黨的領(lǐng)導和馬克思主義貫穿到辦學的始終。復旦大學在全國最早實行黨委領(lǐng)導下的校務(wù)委員會負責制,這正是陳望道提議的。
在1952年復旦大學秋季開學演講中,陳望道說:“馬克思主義就是一種科學,是一切科學的科學,一切工作的科學,對于一切科學、一切工作都具有指導作用,它能幫助我們高瞻遠矚、勇往直前,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世界、改造世界?!?br />
100多年前,分水塘到義烏城里,要翻山越嶺很不方便。陳望道向村民說:“有一天,我出去,有條件的話,幫你們打開這個山洞?!?br />
2019年1月18日,隨著東蕭線貫通,分水塘村到義烏市區(qū)僅需十幾分鐘車程。陳望道向村民描繪的美好愿景,在100年后終于實現(xiàn)。
追望大道,藍圖終將成現(xiàn)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