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活動之一“亞洲文明聯(lián)展(藝術展)”主展“大道融通——亞洲藝術作品展”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。展覽展出了來自巴基斯坦、俄羅斯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印度、中國等41個國家的120位藝術家創(chuàng)作的130件作品,集中展示亞洲各國多彩的藝術面貌和獨特的文化內涵,以及各國共生共融的文化淵源關系。
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,人口最多的一個洲。亞洲歷史悠久,華夏文明、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等都在這片大陸上孕育生長。亞洲經濟和文化水平曾經在世界上長期居于領先地位,許多科學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。自古以來,亞洲各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、互鑒、融合就綿延不斷,橫貫東西方經貿和文化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在這里誕生,進而讓世界更多樣的文明在亞洲相遇,使亞洲文化更為豐富多彩,充滿交融的特質。
藝術來源于現(xiàn)實生活。藝術作品是不同時代、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的藝術家在不同時期、不同人生階段的思想產物,它們深受不同社會狀態(tài)、人文環(huán)境、價值取向、審美標準的影響。優(yōu)秀的藝術作品,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會歷史,再現(xiàn)人文風貌,可以讓人們更為全面的理解現(xiàn)實和過去,在品鑒中引發(fā)共鳴,感受人類文化的精華,受到熏陶、感染,甚至給人們關于未來的啟迪,讓人們汲取進步的力量。
在本次展覽中,人們可以欣賞到詩意的東方藝術表達出的以和為貴、開放共融的思想,比如齊白石的《和平萬年》、日本畫家平山郁夫的《唐招提寺之夜》。可以在亞洲其他國家藝術家的作品中,欣賞到他們眼中中國的人文和自然風景,以及了解他們對當代中國形象的認知,在他們的作品中出現(xiàn)了敦煌、西湖、云臺山,還有故宮、長城和北京的胡同……作品不但關注自然,也關注水利、電力等現(xiàn)代設施和中國人民的新生活。人們還可以看到多位中國藝術家表現(xiàn)亞洲其他國家風土人情的創(chuàng)作,欣賞他們開闊的文化視野和情懷,如《熱情的印度人民》、《巴基斯坦腳鈴舞》、《日本久能山東照宮》等。此外,還有不少很有現(xiàn)實意義的作品,如巴基斯坦畫作《國際建筑元素奏鳴曲》、巴勒斯坦雕塑作品《仍然站立》等。當人們站在這些作品面前,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藝術家們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、傳承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、感知高速發(fā)展的世界、渴望安寧和平、追求獨立自由的深切意愿和強烈心聲。
文明是多彩的、平等的、包容的,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: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鑒而豐富。文明交流互鑒是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(fā)展的重要動力。人類始終在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(fā)展。”幾千年來,亞洲人民在這片土地、海洋上的對話交流從未間斷,在相遇相知中共同發(fā)展、創(chuàng)造了如今的亞洲。我們現(xiàn)在的對話交流,是為了繼續(xù)讓不同文明交流互鑒、取長補短,構建亞洲文明共同體,促進共同進步。在未來,亞洲人民的對話交流還會長久的進行下去。各國人民將在協(xié)作創(chuàng)新中相遇相知,在互信互通中相遇相知,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攜手并進中相遇相知,在亞洲發(fā)展的大道上共融共通,共同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。(聶新鑫)